甘肃张掖市的马蹄寺,在绝壁上凿有70多个古代石窟,非常壮观。可惜历史上破损严重,造像保存下来的很少。

历史起源

石窟寺的创建年代迄无定论。据《晋书·郭瑀传》载,东晋人郭瑀曾“东游张掖……,隐于临松薤谷、凿石窟而居”。《甘州府志》则有“石洞凿者郭瑀及其弟子、后人扩而大之加以佛像”之说

从洞窟形制和造像风格上判断:金塔寺和北寺和千佛洞的部分洞窟大约创建于5~6世纪。其中一些洞窟可能在5世纪初或更早。所以,一般认为马蹄寺石窟可能和北凉沮渠蒙逊创建“凉州南山石窟”这一记载有关。此外,大量洞窟为北魏至明清历代营建或者重修。 各处石窟以金塔寺保存最完整。洞窟坐北朝南,开凿在马蹄寺西北15公里山谷中高约60米的崖壁上,现存2个中心塔柱式窟。东窟高7米,宽12.4米,残深10.5米。中心柱座基之上分3层造像。下层四面各开1个圆券形龛,龛内塑一坐佛,龛外两侧胁侍除北面塑二弟子外余三面均为二菩萨,龛楣上方各悬塑飞天6~8身。中层每面开3个小龛, 除东西两面中间龛内塑交脚佛外,每龛内各塑一坐佛;西面南侧龛内为释迦苦修像,其龛外南侧胁侍为一天王,此外各龛外两侧均为菩萨立像。上层北东南三面均塑10坐佛10菩萨,西面为元代补塑5坐佛。四面壁间以影塑坐佛、供养菩萨填补。西窟高4.3米,宽10米,残深4米,形制与东窟相仿。中心柱四面仅下层各开1个大龛,东、南面龛外两侧塑一菩萨一天王,余皆为二菩萨。中层东、南、 西、北面居中分别塑倚坐佛、坐佛、半跏菩萨和交脚佛,其两侧除北面塑4菩萨4弟子外均为8菩萨。上层塑5佛、供养菩萨等。

艺术宝窟

马蹄寺石窟最早建于晋代,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,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,后人扩而大之,增塑佛像,鼎盛时期在僧从三百多人。到了明朝永乐年间改名为普光寺,寺内原存的金鞍、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以御物。 马蹄寺石窟由于历史悠久,同敦煌的莫高窟、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塔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。 马蹄山东面入口处的悬崖间,凿有许多龛洞,这就是千佛洞。洞窟的始凿于北凉时期。现存窟龛依山崖走势自然分为南、中、北三段;南,中两段以佛窟为主,北段是浮雕石塔林。这些石塔一般由塔座,塔身,须弥座,相轮,刹盘和塔顶构成。这是本地石窟艺术的一大突出特点。 6号窟(西方三圣殿)位于千佛崖中部,开凿于盛唐时期。现窟前建造了飞檐翅角的窟檐。这些造像就岩体雕刻,虽有残损,但仍保持着盛唐时期面型丰满,身段匀称,姿态生动的造型特点。 8号窟开凿于北凉时期 ,窟深6米,宽6、25米,高4、7米。中心柱东南两壁分为五层开龛造像,下层龛内塑佛、龛外塑二胁侍菩萨、上四层各塑五佛像,中心柱南面剥落出早期壁画为释迦,多宝并坐说法图、为北魏作品、二佛左右绘普贤、文殊菩萨,龛上方绘是交脚弥勒菩萨。

北寺规模

由千佛洞西南行大约一公里许,就到南北马蹄寺石窟群,山林郁秀处长满苍松和灌木山花山岗,将马蹄寺分隔为南北两寺。北寺规模宏大,建筑宏伟,香烟最盛,是整个马蹄寺石窟的中心和主体。马蹄北寺又名普光寺,明朝永乐,十四年皇帝赐名为普光寺。据史书记载,石窟开凿于晋代。 普光寺石窟群由众多石窟组成,有三十三天石窟,藏佛殿,马蹄殿,马王殿,药师佛殿等人文景观,距今约有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。普光寺在明朝永乐十七年,通过钦差大臣启奏皇上,请求赐扁额之际,恰巧改到了南方军事取得胜利的报告,皇上甚为喜悦,于是赐名为普光寺。 古往今来,历史上不少帝王将相和文人墨客,在马蹄寺都留下了许多踪迹和诗章。如今,留在普光寺的天马神迹,薤谷石室,八功德水井,高王古墓,单于王古城,自然形成的孔雀石绿度母石像装藏绿度母塑像,自然形成的马头明王玛瑙石装藏的马王塑像,斩断孽龙的七星智慧利剑装藏的佛塔,以及观世音菩萨,二郎神和格萨尔王的美妙传说,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遐像。西藏、青海等地藏族信教群众和从事佛教教业者,称马蹄寺为”卓玛让像”,即菩萨自然出现的地方,若一生没来马蹄寺朝拜,会感到终身遗憾。


<
Previous Post
不使用炸药
>
Next Post
工作场所监控